重磅!2022年强基计划招生工作开始,新增3所试点高校

pxtoww007
2022-03-24 浏览1681次

      教育部公布强基计划招生工作启动今年将增加东北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三所高校开展强基计划试点同时,中国海洋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也发布了2022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关注此类招生计划的考生和家长也可以查看招生简章,提前了解强基计划相关政策。


      强基计划

      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强基计划,是教育部开展的招生改革工作,主要是为了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强基计划的专业范围

      强基计划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聚焦好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高校会根据新形势要求和招生情况,适时调整强基计划招生专业。

       试点高校36所,新增3所,共39所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东北大.学(新增)、湖南大.学(新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新增)。

 

      强基计划招生工作流程

      3月底前,高校公布招生简章;

      4月,考生网上报名;

      6月,考生参加统一高考;

      6月25日前,各省(区、市)提供高考成绩;

      6月26日前,高校确定参加考核的考生名单;

      7月4日前,高校组织考核;

      7月5日前,高校根据考生的高考成绩、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及综合素质评价等折合成综合成绩,择优录-取。

      如有变动,请以高校公布的新信息为准!

      报名方式

      符合生源所在地当年高考报名条件以及强基计划招生学校报考条件的考生,由本人提出申请,按照高校招生简章要求进行网上报名。

      录-取方式

      强基计划在保证公平公正的前提下,探索建立多维度考核评价考生的招生模式。

      一是高校依据考生的高考成绩,按在各省(区、市)强基计划招生名额的一定倍数确定参加高校考核的考生名单。(其中高考成绩所占比例不得低于85%),根据考生填报志愿,按综合成绩由高到低顺序录-取。

      二是对于极少数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高校制定破格入围高校老核的条件和破格录-取的办法、标准,并提前向社会公布。破格录-取考生的高考成绩原则上不得低干各省(区、市)本科一批录-取低控制分-数(合并录-取批次省份应单独划定相应分-数)

      培养模式

      对通过强基计划录-取学生可单独编班,配备的师资,提供的学习条件,创造的学术环境与氛围,实行导师制、小班化等培养模式。畅通成长发展通道,对学业的学生,高校可在免试推荐研究生、直博、公派留学、奖学金等方面予以优先安排。探索建立本一硕—博衔接的培养模式,本科阶段培养要夯实基础学科能力素养,硕博阶段既可在本学科深造,也可探索学科交叉培养。

      考生报名强基计划还需要参加统一高考吗?

      报名考生均须参加全国统一高考。

      强基计划认可的比赛证书都有什么?

      目前来看,高校对(数理化生信息)-学科竞赛奖项的认可度较高,其他赛事认可情况还要看高校给出的招生条件。

      强基计划检有特别要求?

      目前高校没有透露强基计划有体检要求,家长和考生需注意的是高考体检要求,比如存在视力问题部分生物类专业不能报。

      强基计划能否兼报其他高校?

      大多数招生院校在招生简章中明确提出不能兼报其他高校"。

      强基计划和高考冲突吗?

      没有冲突。强基计划是依托于高考进行的高校选拔方式,强基计划以考生的综合成绩录-取,其中考生的高考成绩占综合成绩的比例不低于85%。强基计划在近期报名,高考后确定入围、进行校测,在时间安排上也不影响高考。

      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入校后是否能转专业?

      根据中国海洋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发布的2022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明确提出"强基计划录-取考生入学后本科阶段原则  上不允许转换专业学习"。

      某校对某省的后招到多少学生的指标是一定的吗?入围后,在校测和后面的算总分环节,是省内竞争还是全国竞争?

      招生计划是一定的。考生将进行省内竞争,如果录-取名额不足存在补录的可能。
      强基计划试点高校为考生提供激励机制

      教育部在《关于做好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中提到2022年继续深入实施强基计划要加强学生入校后的培养和管理工作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畅通本硕博衔接培养通道,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中国海洋大.学在2022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中表示:

      1.结合教育部有关政策,通过校内"本硕博"衔接机制,畅通学生成长发展通道;结合公派出国政策支持,优先选拔强基计划学生出国完成博士学位。

      2.设立"强基"专项奖学金,奖励在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设立"出国(境)访学奖学金",支持学生赴国(境)外短期访学(课程学习)、国(境)外短期科学研究或科研训练,参加国(境)外高水平学术会议、国(境)外高水平暑期学校。

      3.为每一位学生建立"成长档案",跟踪学生成长情况。建立毕业生信息反馈机制和人才成长数据库,根据质量信息和反馈信息持续改进学生培养工作;依托学校专业评估、学生学习体验调查、教学督导、课程评估和教师帮扶等机制,实现学生培养工作的质量管理和自我评估。

      4.学校将采取有效措施,调动广大教师投入强基计划学生培养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荣誉感。具体包括:对强基计划选聘的师资在课酬、绩效等方面单独制定政策,在评奖评优、职称评聘等方面予以倾斜,激励教师在授课、教学改革、教材编写、学生学业指导、科研训练等方面做出突出成绩。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

本页面由主体*机构用户*自行上传,本网不对该页面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真实性和知识产权负责,如有侵权请联系处理删除qq:16720809。
温馨提示: 提交留言后老师会第一时间与您联系! 热线电话:18725090017